长按二维码
关注杭州创业投资者的世界
他有故事,有刀,也有酒,
更有温和的微笑。
文字| 张向芳
摄影| 王 毅 张之冰
编辑| 邵双平
夜晚的咖啡屋,灯光柔和,一群青年才俊围着长条桌,仰脸倾听一场创业沙龙。
穿深蓝色衬衫的中年导师,站在桌前离幻灯机不远的地方。简单的自我介绍后,打开PPT开始演讲。他语气诚恳,举止礼貌,目光环顾众人,时不时打着手势。
大概过了五分钟,终于有创业者忍不住说:胡总,您坐下讲吧,站着太累了。
“不好意思,那我坐下讲了。”说完落座的时候,他脸上是诚挚而略带歉意的微笑。
被称作胡总的,是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总裁胡永祥。他是那种第一次见面就能给人留下极好印象的人。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,他都能让你感到舒服自在。
他是杭州较早投身创投业的一批人。17年的创投生涯中,公司投下的项目保持30%以上的IPO成功率,且无一项目颗粒无收。
▲创业者忍不住说:胡总,您坐下讲吧,站着太累了。
从00年代的国内“本土创投五虎将”,到10年代的“浙江十佳本土投资机构”,他带领浙创投稳步前进。他自己也屡屡获得“浙江优秀投资机构10强领军人物”、“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创投家”等称号。
明明可以傲视众人,他却一直低调谦逊。
明明可以大谈成功学,他却更愿意对那些他亲历、目睹的经验教训不吐不快。
相比于创投机构掌门人的身份,他更像一位博学的教授。但他却对团队说,我们要放低身段,不能成为教授,要有服务意识。
在杭州创业界,经常会听到的一种说法是:这个导师特别好,有眼光,有能力,有人脉,对人真诚,我就是冲着他的口碑穿过杭州城来听他讲故事的。
他有故事,有刀,也有酒,更有温和的微笑。
壹
古墩路咖啡伴侣,常年有他一个位子
跟一般投资者不同,胡永祥出手比较“慢”,而且偏“保守:一年投四、五个项目,以带有硬科技元素的实体制造业为主。
这跟浙创投的国资成分有直接关系。国资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低,甚至有终身追责的要求,对投资者来说,头顶无异于悬着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,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。
听起来似乎束缚很多,但胡永祥成功地把它化解成了快乐。
办公室很少能“逮”到他,他不是去企业调研,就是在去调研的路上,或者就是在茶馆、咖啡馆跟创业者聊到深夜。
虽然项目数量跟别人没法比,但他跟所有投资大咖一样忙。
古墩路一家咖啡伴侣,常年有他一个位子。万家灯火的时候,他跟创业者约在那里,沟通,交流,他认真倾听创业者的孤独,倾听他们遇上的难题,帮他们分析,给他们出点子。
“我非常乐意做奶爸,给他们出点子,或者是用我的资源为他们做点事。”从今年3月12日植树节的杭州万物生长大会,到平日的沙龙分享,到这次采访,他都很认可自己这个身份定位。
具体到一个个项目中,就是细致入微的服务。“真正的专业的投资机构,除了资本的贡献,70%-80%都是增值服务。”这是胡永祥知行合一的原则。
他们的服务是一路伴随企业的。从为企业制定路线图,到梳理股权结构,到帮企业不断创新,直至上市。他认为,遇到好的项目不能循规蹈矩,有时候,他会不惜一切力量鼓动朋友来帮忙。
▲“真正的专业的投资机构,除了资本的贡献,70%-80%都是增值服务。”
2009年,浙创投投资兴源环境。一个律师、一个会计事务所主任、一个券商,还有他,构成强有力的四人服务小组,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。其他三人都是他的朋友。
兴源环境原先叫兴源过滤,生产的压滤机主要应用在榨汁、印染、化工等领域,四人小组在对压滤行业竞争格局、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研判后,建议公司聚焦到环保领域,并在设备中增加干化、节能、远程控制等功能,力求在传统行业中实现高端突围。两年后,兴源环境上市。
源牌科技,观察跟踪了三年,入股前他和投资总监拿出了一份长达38页的运营优化方案,正是这家科技企业需要提升空间的方面。做VR的凌感科技,创始人把他当作“贵人”,因为他帮他们招聘到了好人才。还有一家科研院所改制,他们整整服务陪伴了六年,陪伴其成功上市。
为了服务方便,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被投企业都处于1.5-2小时的交通圈内。
他不按量取胜,但收获的时候,果实比别人要大些。投资机构都是溢价进入,别人可能12倍、15倍的价格,他们10倍甚至8倍就可以了。
以兴源环境为例,较低价格的投资,五年后退出,获得了44倍的投资收益。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是,此前已进行了两年的跟踪服务。
专业的创投机构,服务都在做,但像这样极有耐心的奶爸,并不多见。
贰
他并不以快求胜,但准、稳
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场创业沙龙,是夏天的夜晚在杭州黄龙商圈举行的,胡永祥演讲的内容叫《资本理性期的投资“新宠”与创业新风口》。
那晚他跟大家分享了很多,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石墨烯、无人驾驶,甚至很多人似懂非懂的区块链经济,他都讲得头头是道。
为了沙龙,他凌晨两三点起床准备PPT。每次他都精心准备,觉得要讲好了才对得起去听的人。
沙龙现场,年轻CEO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,不管什么问题,他马上给人指明可行路径。
跨领域,跨专业,还能不假思索给出答案,绝顶的高手才能这么牛啊。
作为听风者,他的洞察力极其敏锐。“我就是一名战士,战士的价值在战场,要不断在战场第一线打仗。”
因为有16年科技交流工作经验,他对前沿科技有着天生的敏感。有什么新东西出来,马上去学。甚至,就连外人看来挺枯燥的各种评审活动,他都认为是学习的好机会。
“参加了很多项目、人才的评审,这些人才最smart(聪明,敏捷),代表了全球最前沿的技术、方向。”身为绍兴人的他,普通话不是很标准,但英语说得极其流畅。偶尔迸出几个英语单词,很好听。
因为洞察力敏锐,有80%的项目是他们自己一手发现的。比如兴源环境,别人都觉得没戏,他投了,成功上市。他投的凌感科技,发展势头凶猛,今年已有收益。
作为听风者,只有站得更高,看得更远,才能帮企业指点迷津,提供好的建议。
他投资的一家创业企业,做医药冷链物流的整体解决方案的。他鼓励CEO大胆采用分享租赁模式,并支持企业将这一技术解决方案拓展到生鲜食品运输领域,那将是一片新蓝海。
作为听风者,也要在投资路上,躲过不熟悉、不擅长、不看好项目的坑。
胡永祥曾遇到过一家看起来很不错的电容生产企业,这家企业不但业内知名,甚至还占领了国内5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然而,经深入分析,胡永祥发现这家企业的行业天花板早已显现。于是果断放弃。
在O2O大热的时候,他们不凑热闹,不为所动。
在一场场具体项目的战斗中,听风者的敏锐更不可缺。拿到一个项目,他们首先要进行行业梳理,分析标的企业的行业地位;接着需在尽调中全方位剖析企业,寻找企业价值,然后决定投不投资。
听风的时候,他能很快做出对行业的判断;具体项目决策的时候,他并不以快求胜,他出手不快,但准、稳。
最近,在萧山区举办的一个创业大赛上,他看中一个智能终端的项目,已经向对方抛出了绣球。他还笑着对其他创投大佬们说,我们来pk,大家公平竞争。
叁
对于固执己见的创业者,
再好的建议都是不入耳的
胡永祥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,甚至国庆长假都约了好几拨人。但当约定的采访时间到来,他在“采访需要至少1小时,最好2小时以上”的选项中,主动选择了长时间选项。对他人的理解和照顾,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。
他的办公室放了很多书,桌子上整整齐齐摆放着资料,他拿出茶杯沏茶,聊天的时候几次帮我续水。
在他面前,很放松,没有什么专业知识是不好意思请教的,没有什么是不能谈的。
虽然30%的上市成功率在行业内已是非常出色,但胡永祥觉得徘徊在30%边缘以及在30%以外的那些事,更值得说一说。
前车之鉴,也许更有意义和价值。
投资着眼的是未来,有些始料不及的偏差只有在事后分析时才会恍然。
他们曾在化纤行业顶峰期时投过一家企业,这几年行业走出低谷往上升,但创业投资的阶段性特点已经让两者不合拍了,只能退出。还有因为行业的变化,也会导致原本不错的成长空间减少,跟预期出现偏差。
更多的时候,能不能达到预期,跟企业有直接关系。
有一家企业,因发展思路分歧,管理层出现了矛盾,董事长甚至一气之下要把企业“一把火烧了”。为化解分歧,胡永祥分别请几位核心管理层喝酒,做化解矛盾的“娘舅”。酒至酣处,开始将心比心跟他们交心。整整几个晚上,对核心高管各个击破。聊过之后,管理层解开了心结,统一了思路,换来了齐心协力,第二年,这家企业就成功上市了。
作为投资者,需要做娘舅的时候并不少,“因每家创业企业,从开始到创业成功,或多或少都会有问题。当你看到创业团队的股权比例一出生就不那么协调时,作为一个娘舅,能慢慢做通创始人的工作,把他们的股份结构、利益格局调整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,我会非常高兴。”
这是化险为夷的例子。还有些企业,是不到悬崖不回头的。
有一家做智能家居安装、施工的企业,模式很好,但扩张速度太快,管理跟不上,最后走进死胡同。
有一家企业,老板是技术人员出身,情商不高,没有感恩意识,导致员工、股东、利益相关方不愿尽心尽力去帮助他。
还有一家企业,开发了很好的工业4.0软件——通过传感器捕捉核心部件的运行状态数据,从而帮助企业进行设备检测与运行诊断,但没有标准化的拳头产品,四面出击,个性化方案的成本很高,企业一直盈不了利。他们建议企业要聚焦垂直行业,实现规模化定制,但创业者执意坚持自己的经营模式,担心聚焦了会失去别的市场。
这种时候,管你是奶爸,是战士,还是娘舅,都不起作用了,因为对于固执己见的创业者而言,建议都是不入耳的,只有在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,才会明白。
肆
如果可以,我希望自己是蔡崇信的角色
2000年秋天,胡永祥接住伸过来的橄榄枝,成为新筹建的浙创投骨干力量。那时候,杭州只有一家创投机构,他们差不多是杭州乃至浙江第二家创投机构。
在此之前的16年,他一直从事对外科技交流的相关工作。
他把16年的工作热情给了前一段经历后,继续把热情抛洒给17年的创投生涯。
其实,当年经朋友介绍,他差一点去了中国黄页。
▲创投身份的转换,胡永祥适应得很快。
离开前一份工作,重要的原因是正值浙创投筹建,他认为自己是合适的风险投资人选:天天与国内外顶尖科技高手接触,听到过硅谷留学生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创业成功的故事,自己刚刚读了同济大学的MBA。
还有一个客观因素,胡永祥讲得很坦诚:当时的生活条件有几份窘迫,一家三口挤在一处老旧居民房,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,他觉得愧对妻女。
所有的忙碌,说到底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,也是为了家人生活好一点。所以这几年,公司有人离开,他很能理解,纵有千般不舍,也都微笑着送走他们。
最初几年,他的收入并不高,2000元的月薪拿了一年,3000元的月薪拿了一年,没有怨言。
从小母亲跟他说“吃亏就是便宜”,他觉得很受用。他心态平和,眼前得失从不计较,付出多少辛劳都不在乎。
创投身份的转换,胡永祥适应得很快。
对家里照顾明显少了。以前都是他买菜、洗碗,现在他连回家吃饭都顾不上,他能做的,就是把谈事情的咖啡馆选在离家最近的地方,谈完事早点回家免得妻子担心。平时太忙,没有什么娱乐,偶尔陪家人看会综艺节目。每年春节前,他会跟妻子一起去深度旅游。云南啊,贵州啊,都是值得深度接触的地方。
他走路很快,像跑步一样,一般人跟不上,他戏称“工作就是锻炼”。
工作时,他觉得自己永远保持快乐状态,永远充满激情。最快乐的时候,一是投的项目慢慢盈利了,出现了正向现金流;二是被投企业股东之间很和谐,团队向上氛围很浓厚。
创业企业伸手向他借钱发工资的事情经常发生,他甚至给创业者担保向银行贷款,先后担保了四个。问他怎么这么胆大?他说这是互相的信任。
敏锐,真诚,值得信赖,他的温和与微笑都是发自内心的。
谈到杭州创投界错过阿里巴巴的遗憾,他也同样真诚:如果再来一次,也不一定会投,因为高回报又高风险的项目,也许放弃是最好的选择。跟冒险相比,公司求稳更重要。
不过他又说,如果真回到从前,马云找上门来了,我做不了孙正义,我可以选择蔡崇信的角色,跟他并肩战斗。
联系 张向芳 zxf_2046@163.com
长按二维码
关注杭州创业投资者的世界